寺廟石雕佛像圖片大全
佛教藝術的興起,正值印度與波斯、希臘文化交流的孔雀王朝時代。為了弘揚佛法,阿育王詔令鑿窟建塔。桑奇大塔的塔門雕刻、優美的藥義女、野鹿苑的獅子柱頭、帕魯德圍欄浮雕;幾乎萃集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精華。波斯藝術的裝飾圖形、希臘藝術的人體性征表現手法已可以找到傳播的基因。下面由我們嘉祥縣神畫石雕有限公司為大家說一下石雕佛像—觀音菩薩。

佛教寺廟中都供奉有雕像,這些供奉的雕像到底是什么?一般而言,都是釋迦牟尼與諸佛、各種菩薩、羅漢、以及四大天王。佛祖在任何寺廟中都居主體建筑大雄寶殿中,或稱正殿。佛像高大,或坐或立或臥,神態莊嚴肅穆。由于時代崇尚的發展變化和宗派的不同,主尊佛的位數亦不一樣。

菩薩,僅次于佛,舊譯為“大士”,他是“上求菩提(覺悟),下化有情(眾生)”之人。菩薩的職責就是幫助佛,用佛教的宗旨和教義,解救在“苦?!敝械氖|蕓眾生,將他們度到極樂世界中去,了卻一切煩惱,永遠歡樂。在中國民眾中有影響的菩薩是文殊、普賢、觀音、地藏等四大菩薩。他們各有分工各有特點。

文殊菩薩表大智,智慧辯才第一,頭頂五髻,騎青獅,持劍,手托蓮花;普賢菩薩表大行,上成佛道,下化眾生,執如意或蓮花,咖跌坐在六牙白象上;觀音菩薩表大悲,救苦救難于人間,現化身,救12種大難,頭頂肉髻,端坐蓮花寶座上,手執楊柳枝,左右肋侍善財童子和龍女;地藏菩薩表大愿,教化六道眾生,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,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。

四大菩薩在中國名山中各有自己的道場,分別是五臺山、峨眉山、普陀山和九華山。在佛教寺廟中,文殊、普賢和觀音稱為“三大士”,塑像中,唐代以前都是男像,宋以后都成女像,而且是美女像。山西平遙雙林寺中觀音泥塑像,肌膚細膩,體態輕盈,宛如妙齡少女,楚楚動人。大同華嚴寺中一尊合掌露齒菩薩,朱唇微啟,含羞帶笑,為世間少見美人。據說這尊遼代遺留下來的藝術品,是雕塑家仿造他未婚妻的模樣捏塑的。

結語:在四大菩薩中,觀音影響最大,大佛寺中造像也最多,有33化身,十一面觀音,千手千眼觀音等。甚至在道教的宮觀中也有觀音造像。選購石雕佛像可以來我們嘉祥縣神畫石雕有限公司,從事石雕行業30余年,工具匠心,精工精雕,給你最低價格。

作者:嘉祥縣神畫石雕有限公司
網址:https://shenhuashidiao.cn.china.cn/
轉載請原文發表。